我是孩子世界的“翻译官”丨姜娟: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的光芒
发布时间:2025-09-22      录入人:haclfb

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耐心叩响心门;在孤独的星球上,他们以专业架起桥梁……他们是特殊教育教师——孩子世界的“翻译官”,用爱与智慧解码每一个独特的生命。

近期,淮安市残联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我是孩子世界的“翻译官”》专栏,聚焦全市特殊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代表。自9月10日起,我们将以“每日一星”的形式,通过教育信条和“高光时刻”等形式,展现他们如何用专业与温情破解教育难题,帮助孩子突破成长的壁垒的生动故事。

今天的主角是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教师姜娟。

姜老师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专注于特需儿童康复一线工作10年,2014年获得市康复技能大赛智力组一等奖。多次参加省、市康复技能知识的培训,以及社会性康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并实践于社会性康复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

“每个孤独症的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的使命是凭专业、以真心、加倍爱为他们找到发光的方式”这是她的教育信条。

姜老师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文文时的情景——那个蜷缩在墙角、浑身颤抖的小女孩,像一只受惊的幼兽,用尖叫和哭吼筑起防御的围墙。

那时听说已是文文妈陪读的第五个年头,长期的情绪失控让这个家庭陷入绝望。文文刚到班级时,姜老师敏锐地捕捉关键信号:抗拒接触的肢体语言,因无法表达需求而爆发的剧烈情绪波动。这个孩子,在姜娟眼中却像一本亟待破译的密码书,她轻轻蹲下身平视文文:我们一起学说话,好不好?这个瞬间,拉开了长达四个月的专业干预序幕。

针对文文的核心问题,姜娟老师制定了分阶段干预方案,四个月后,曾经需要全天陪读的孩子已能独立参与集体活动,文文妈妈含泪说:现在我不用担心她再发脾气影响别人了。这场蜕变背后,是姜娟老师在不停地“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们的天空打造出满天的星辰。

姜老师总说:每个行为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接收这些信号的正确频率。她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特需儿童点亮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