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孩子世界的“翻译官”丨刘小燕:发现每一颗星星的独特光芒
发布时间:2025-10-02      录入人:haclfb

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耐心叩响心门;在孤独的星球上,他们以专业架起桥梁……他们是特殊教育教师——孩子世界的“翻译官”,用爱与智慧解码每一个独特的生命。

近期,淮安市残联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我是孩子世界的“翻译官”》专栏,聚焦全市特殊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代表。自9月10日起,我们将以“每日一星”的形式,通过教育信条和“高光时刻”等形式,展现他们如何用专业与温情破解教育难题,帮助孩子突破成长的壁垒的生动故事。

今天的主角是淮安区康教幼儿园教师刘小燕。

刘老师从事康复工作4年了,具有儿童言语语言治疗师高级专业技能证书、言语治疗师ST口肌证书、ABA孤独症康复高级行为干预师证书、孤独症康复教育从业证书、ABA孤独症康复专业技能培训证书、孤独症和智力康复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发现每一颗星星的独特光芒,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这是她的教育信条。

刘老师第一次见到小泽时,他摇晃着小椅子,眼睛亮亮的却不看人,叫他也不应。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笑,或者无意识地喃喃“mama”“baba”,却垂着头,那一刻让人心酸。

为了帮助小泽康复,刘老师从最简单的卡片和口肌训练开始,日复一日,陪伴他一点点认识这个世界的模样。当小泽第一次看向刘老师,第一次模仿发音,第一次主动说“我要”——每一个瞬间,对老师来说,都像黑夜中悄然亮起的星辰。

一天,刘老师如往常一样站在教室门口轻轻唤他:“小泽。”他转过身,眼睛清亮地望过来,用奶气却清晰的声音回答:“哎!”那一刻,他眼里的光终于找到了方向。这是一个用爱和等待叫醒声音的故事。只要足够耐心,每颗星星都会终于回响。而这声回答,也是刘老师听到的最动人的那句。

刘老师用四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师德的核心。她用科学方法攻克康复难题,将冷冰冰的干预转化为温暖的成长对话。当小泽发出那声穿透心灵的"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康复的成果,更是教育者用‌耐心等待生命绽放‌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