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胜,2010年成为淮阴区第一批残联专职委员,十五年间深耕残疾人事业,用行动诠释扶残助残的温度与力量。他见证过残障人士的困境,更以实干搭建起助他们成长的平台。
2016年,在市、区残联支持下,吴延胜利用街道敬老院8间闲置房屋,率先在淮阴区创办“残疾人之家”,为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服务。平台虽建,项目短缺却成难题。他利用休息日跑遍区内外企业,先后争取到服饰剪线头、玩具缝纫、二极管搓直等项目,让“残疾人之家”步入正轨。2021年底,他与淮安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引入电脑键盘、键帽安装加工项目,还将项目推广至其他“残疾人之家”。目前,该“残疾人之家”已有45名残障人士从事辅助性就业,月收入最高2800元、最低600元,2024年度创收33.7万元。
在帮扶残障人士的过程中,吴延胜倾注了大量心血。卡车司机雍先生因意外下身瘫痪后,一度丧失生活信心。吴延胜多次家访,将手工活送到他家中,帮他适配电动轮椅,动员他加入“残疾人之家”。如今,雍先生已成为这里的得力帮手,收入稳步提升,重拾生活希望。
“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是“残疾人之家”的目标。智力二级残疾人小唐曾让全家忧心——父亲只能上半天班,母亲打零工,家庭负担沉重。吴延胜反复劝说其父母实地考察,最终让小唐入驻。在这里,小唐学会生活技能,性格变得开朗,每月有数百至上千元收入,父母得以安心全职工作。唐尧常说:“我有两个家,一个有爸爸妈妈;一个是有吴叔叔的‘大家’。”
为丰富残障人士生活,2023年吴延胜组建“残疾人之家文艺小分队”,2024年与淮阴区舞蹈协会合作,邀请专业指导并共同参与文艺下乡演出。同年“国际残疾人日”,他组织“残健共融 共创未来”文艺演出,增强残障人士自信。他还联合企业组建志愿者服务队,4年来开展社区缝补、家电维修等服务40余场次,惠及4000余人次。每逢成员生日,他会组织集体生日会;闲暇时,还安排观影、游园、趣味运动等活动,覆盖街道500余名残障人士,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
十五年坚守,吴延胜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扶残助残落地生根。他坚信,在社会各界努力下,残障人士定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残疾人事业也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