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说自己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却用独腿撑起了山乡孩子的希望,用行动诠释着“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人生信念。
2011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吴凯的一条腿。装上假肢后,许多人劝他多休息,他却在半年后毅然回到讲台。第一次尝试站着上课时,他心里没底,却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坚持讲完一节课。学生们喊他“钢铁站神”,他笑着回应:“我是‘独腿大侠’,照样带你们闯荡知识江湖!”这一站,便是14年。担任校长后,他每天从清晨六点忙到深夜十点,操场、食堂、宿舍处处可见他蹒跚的身影,一天走上万步是常事,残肢被假肢磨破也咬牙坚持。他说:“身体不便无法改变,但精神姿态不能倒下,‘做’永远比‘说’更有力量。”
面对困境,吴凯总能将残缺转化为力量。学校有个因抑郁症服药发胖的小姑娘,被同学嘲笑后躲在教室哭。吴凯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拉过椅子坐下,挺了挺肚子半开玩笑:“你看老师,不仅胖还少了条腿呢!”他故意用假肢走了两步问:“像不像唐老鸭?”逗笑女孩后,他认真说:“胖能减,腿少一条,只要心气在,路一样能走好。自己不能先看不起自己。”在他的开导下,女孩渐渐开朗自信。
22年来,吴凯和同事们发起“山爸山妈”关爱项目,为留守儿童送去家的温暖。他认领的留守“山娃”耀耀,曾想逃课打球,看见他却转身跑回搀扶:“吴老师,我扶您上楼!”这一举动让他瞬间释怀,也让他体会到“被需要是幸福”。
前年,吴凯被查出肠癌,治疗期间,山里的孩子、家长纷纷送来关怀。小鑫同学的奶奶头发花白,蹒跚着送来自家养的鸡:“吴老师,给你补补身子。”这份朴实的情谊,坚定了他康复后重返校园的决心。
如今,即便身体饱受病痛,吴凯仍坚守在教育一线。他说:“身体的局限或许会让我们走得慢些,但挡不住点亮生命的光。”这位“独腿校长”用22年的坚守证明:残缺的是肢体,不是梦想;他以残躯为炬,照亮了山乡孩子的求学路,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