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孤独症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近日,淮安市残联等9部门联合印发《淮安市孤独症全程关爱支持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聚焦孤独症人群“筛查—康复—教育—就业—托养”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出五大重点任务和18项具体举措,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支持保障。
一、行动目标 通过四年努力,逐步实现:
早筛早诊: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率逐年提升;
应康尽康:0-16周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100%;
融合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儿童全面接受教育;
就业托养:建立市、县两级大龄孤独症就业照护站点;
社会支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关爱网络。
二、重点任务
(一)筛查干预:筑牢“早发现、早干预”防线
1.筛查诊断:落实《淮安市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完善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等闭环服务。2.医保支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3.科普宣教:通过学校、医院、社区宣传,家长课堂等方式,普及孤独症知识,提升家长早筛意识。
(二)康复救助:实现“家门口”优质康复服务
4.康复救助全覆盖:对0-16周岁的本市户籍孤独症儿童应康尽康、应康优康。
5.规范化机构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家孤独症类规范化定点康复机构,让孤独症儿童就近享受到优质康复服务。
6.康复人才全覆盖:开展孤独症相关医务人员、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影子老师”等规范化培训,推广“蹦床干预”等特色课程。
(三)融合教育:让每个孤独症孩子“有学上”7.入学保障:及时掌握孤独症儿童入园入学需求,通过随班就读、特校安置、送教上门等方式,“一人一案”全覆盖。8.职教延伸:推进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各特殊教育学校设置职教部(班)。9.充实师资:支持有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成特殊幼儿园(或设立特教办学点),开展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老师孤独症知识培训。10.保障机制:在每个县区设立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融合学校联系点,为孤独症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孤独症学生应助尽助。
(四)就业托养:破解大龄孤独症“出路难”
11.就业支持: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大龄孤独症人群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充分发挥“残疾人之家”作用,加大适合孤独症人士的辅助性就业岗位供给。
12.托养照护:建立市、县两级大龄孤独症就业照护托养服务站点,为重症孤独症家庭提供就业支持、日间照料或托养等服务。
(五)社会关爱:凝聚各界温暖力量
13.融合发展:推动“医教康养”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孤独症全面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4.阵地建设:建立市、县两级孤独症全程关爱支持服务中心,开展家长课堂、科普宣传、社会融合、心理疏导、喘息支持等服务。
15.家庭赋能:开展家庭康复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孤独症家委会和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作用,分层分类开展关爱支持活动。
16.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保险等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对陷入困境孤独症儿童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17.监护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市儿童福利院、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履行收留抚养职责,积极拓展服务对象范围。
18.志愿帮扶:组建关爱孤独症志愿者团队,动员企业、慈善组织参与公益服务,促进社会融合,营造全社会关注、理解、接纳、包容孤独症的浓厚氛围。
三、2025年重点推进任务
1.建立市、县两级孤独症全程关爱支持服务中心,通过摸底调查,建立“一人一档”,链接相关资源,每月开展支持性活动。
2.实现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率达80%以上,8-24月初筛率达90%以上,2-6岁初筛率达80%以上,并逐年升高;0-6岁孤独症复筛率达60%以上;复筛阳性患儿诊断率达70%以上。
3.对家长、家庭医生和托育机构、幼儿园、康复机构保教人员开展不少于1期的健康教育,孤独症儿童家长接受康复知识培训率达95%以上。
4.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开展定点康复机构质量监测、效果评价和动态管理,实现每个县区至少1家孤独症类规范化定点康复机构;为定点机构培训专业评估人员,举办规范化培训和技能竞赛,开展蹦床干预孤独症康复等特色课程。
5.合理安置孤独症儿童全面接受义务教育,开展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老师孤独症专业知识培训不少于1期,将融合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每个县区至少建立1所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融合学校联系点。
6.建立市级孤独症支持性就业培训中心,清江浦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涟水县、金湖县分别建立1个大龄孤独症就业照护托养服务站点,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县区一并建立。
7.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对0-6岁复筛阳性的家庭困难儿童诊断费用予以补助,多措并举减轻孤独症康复治疗费用负担。
8.在市残联公众号开设孤独症专栏,编写家长手册,动员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常态化开展关爱孤独症家庭公益活动。
点击附件,查看实施方案全文!《淮安市孤独症全程关爱支持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