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政务助残融合,让爱无声传递
发布时间:2025-07-25      录入人:haclfb

近日,淮安市第二家政务助残空间,在淮阴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正式启用。在这里您可以享受“静默”时间,语言不再是沟通的必要条件,温暖的手势,跳跃的文字,都能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

此前,淮安市残联于市政务中心创新打造的首家政务助残空间,凭借其融合政策宣传、辅具共享、就业支持等多元服务模式,赢得了长三角残疾人事业发展协作会议参会代表及中国残联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落实“可推广、可复制”的要求,市残联统筹指导淮阴区残联与区数据局,协同建成这一新空间。该空间由三大功能区构成:“无声咖啡”、残疾人手工作品展售馆与政策宣传区。

在市残联指导下,淮阴区残联与区政务中心跨部门融合,借助库迪咖啡品牌影响力,将淮阴区政务中心内日均超千人次的办事流量转化为公益消费动能,实现了部门融合共建、品牌植入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与公众消费支持的四方融合机制。

咖啡师小悦,从小因听力障碍不爱与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出门,以前经常一个人闷在家里,家人很为她担心。自从到这里上班后,性格开朗了许多,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并且第一个考取了咖啡师证,现已成为库迪咖啡淮阴政务中心店店长。在这里,她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对未来信心满满。

淮阴区政务助残空间是听障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训平台,他们月薪在3000-4500元不等,根据库迪咖啡内部管理机制,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升职加薪通道。

“我们想让特殊群体的工作更加体面,未来我们还将借助‘无声咖啡’平台,培训更多的残疾人,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区残联理事长孙军介绍道。

在“无声咖啡”右侧,是“美丽工坊”与淮阴区政务中心的融合示范角,一排非遗作品引人流连,手链、耳饰、国潮挂件,还有帆布包、抱枕等商品琳琅满目。

示范展示角与便民服务咨询台相邻,这里既是残疾妇女心灵手巧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又是残疾人优惠政策宣传与政务便民服务政策的宣传平台。

“我的非遗技术是在淮安市残联开设的非遗作品培训课上学来的,回去后我又传授给我们美丽工坊的人。”淮阴区长江路街道“美丽工坊”负责人尹雪说道。“自从学会了非遗剪纸、编织等技术,我们收入增加了许多。”

这里正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的创新平台,形成了“1+1>2”的共赢效应。今年市残联正在推荐淮阴区“美丽工坊”申报“国家级美丽工坊”。上半年,区“美丽工坊”助力“淮安马拉松”,用时25天,24名残疾妇女赶制5616份“大鸾展翅”非遗剪纸。近期,助力“苏超联赛”,制作苏超联赛剪纸3000余份,收入显著提升。并且在市残联的协调下,首次将“美丽工坊”公益广告植入赛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丽工坊”将被打造成为淮安耳熟能详的公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