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政务助残空间:融合服务,共筑温暖无碍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4-12-03      录入人:haclfb

“政务助残空间”是市残联、市数据局联手打造的综合性应用场景,自去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提升了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水平,以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人文关怀,让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更加有温度、有尊严。

就业帮扶新渠道

政务助残空间内的无声咖啡就业门店,是这儿的明星点位。这家门店是与知名咖啡连锁企业合作打造的,探索出了“政府搭台+社会参与+机构扶持”的就业赋能新模式。在这里,听障人士可以亲手制作咖啡,享受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组织的咖啡技能培训很实用,等通过咖啡师考核后,我打算在附近咖啡店去应聘工作,等经验丰富了就咨询残联自己创业,开个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一位学员满怀期待地表示。无声咖啡技能培训已经成功举办5次,惠及听障学员20名,其中8名顺利通过咖啡师考核。至今,已售出无声咖啡40000余杯,直接带动残疾人月均增收约5000元。

政策宣传新阵地

在政务助残空间,政策宣传不再是一纸冰冷的文字,而是通过图文、视频、触摸查询等多种方式生动展现。惠残政策、机构信息、人物风采、扶残助残等内容被精心编排,让前来办事的王先生赞叹不已:“通过政策宣传小视频,以前那些看不太明白的地方,一下子清晰了。而且这边环境很好,我们平时也可以在这边休息。”政务助残空间如同一扇窗,为残疾人打开了全面了解社会的视野;又像一扇门,连接了残联与社会,展示了工作成果,融合了服务宣传。

政务服务新平台

政务服务是政务助残空间的核心功能之一。在这里,残疾人证办理、两项补贴申请、残疾人就业帮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等8项全方位服务被集中提供,形成了“一件事”办理专区。淮安“一件事”服务平台的功能与内容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特别是“白内障复明手术”预约模块和语音交互功能的上线,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贴心便利的内嵌式服务体验。截至目前,政务助残空间已成功办理5000余件相关事务,赢得了广泛好评。

非遗技艺新平台

政务助残空间还将非遗技艺传承引入了这一平台。技艺超凡的葫芦烙画、栩栩如生的衍纸孔雀、美好寓意的串珠白菜等非遗作品在这里精彩呈现,充分展现了残疾人的奇技巧思和文脉传承。“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在这里进行非遗技艺教学,定期举办各类互动活动,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残联工作人员表示。

辅具共享新特色

“现在有了租赁点,我们来办事都不需要自己带轮椅了,登记一下即用即还的,租赁很方便。”来政务中心办事的王先生感慨地说。在政务助残空间内,展出了适应不同群体需求的辅助器具,如轮椅、盲杖、手拐等,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和残疾人的日常出行。政务助残空间引入了AR字幕眼镜、AI智能手语交互系统及低位服务台等高科技助残设施设备。这些高科技辅具设施设备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共创无碍生活圈

为了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政务助残空间携手政务中心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无障碍停车位、扶手、标识、安全阻挡及坡道等设施的增设,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舒适。4所无障碍卫生间的改造和1间配备齐全的母婴室的增设,更是提升了服务品质,有效提升了群众无障碍体验感。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和尊重,更彰显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共筑美好未来 淮安市通过资源整合、科学布局,开创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助残服务新模式。政务助残空间作为这一模式的载体,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体验,更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成为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