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淮安市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要求。市残联积极行动,自2023年起,全面推进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计划,已实现目标。
搭建网络普法矩阵,拓宽法治传播广度
“每次参加单位组织的普法答题活动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能够提升法律意识,对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参加完普法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
依托网络平台,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期间设置专题专栏,推送《宪法》《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知识及优秀案例。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信息阅读量累计达2000人次。深化“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学法律活动”,组织全市残联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网上答题,年均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次。
践行上门普法关怀,传递法律温暖温度
“王大姐,这次来除了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外,还跟您普及一下咱们防诈知识,咱可别上当咯”金湖县银涂镇专职委员边说边拿出宣传手册。根据要求,每次入户上门时,要主动为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法律常识。
各级残联和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积极行动,在入户访视、基层调研、看望慰问等工作中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结合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入户调研契机,开展涉残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十四五”以来,累计为残疾人及其家庭1800余户提供送法上门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关怀。
夯实机构普法根基,构建长效学法机制
“市残联会同市邮政公司、市律师协会,在王家营残疾人之家开展的古运传爱 蔚然成‘锋’ 等助残志愿活动,帮助残疾人普了法,解决了燃眉之急。”王家营残疾人之家负责同志表示。
2023年以来,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42个法律服务机构,实现“残疾人之家”“康复中心”等涉残机构律师全覆盖,年均开展宣讲活动超过20场次,年均免费为残疾人及家属开展法律咨询达10000余人次,使这些涉残机构成为残疾人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
实施分类普法策略,精准提升法治素养
“第四期镇街专职委员培训班,市残联为我们开展了细致的法规政策解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残联各项业务。”学员们纷纷点赞课程设置。
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专职委员800余人次,提升了他们依法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市、县(区)残联党组学习和残联理事长培训计划,累计开展学法活动60余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出台等时间节点,会同人大、住建、民政等部门,开展法律宣导、条文解读、法治助残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强化案例普法引领,满足多元法律需求
“以前夜里疼得厉害,小儿子又有病,都没敢跟家里提,现在做了手术,感觉好多了。”近日,身有残疾的王大姐接受了乳腺癌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这让前来回访的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院检察官很欣慰。
2023年以来,全市共运行9个标准化法律救助工作站,年均办理15个典型案例。2025年,办理的“‘两癌’筛查,残疾妇女不该被忽视”“为残疾骑手配备权益保障套餐”“‘一键呼救’打通无障碍120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等优秀案例,引起检察机关关注。定期通过市、县(区)残联微信群以案例、法微视频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制作了《淮安市残疾人基本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等一批有针对性、无障碍化的普法作品共计10000余册,满足了广大残疾人多样化的法律知识需求。
全市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已实现目标,下一步,市残联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深入推进专项行动,为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